貸過款的朋友應該了解過,銀行有一種還款方式叫做“先息后本”,即每個月償還利息,到期還本,這種還款方式大部分銀行是要求每年過一次橋,例如做了一個50萬3年期先息后本的信用貸款,那么要在每年的第12個還款日將利息和本金一次性償還,1天或者數(shù)日后會再次放款,但一般情況下銀行會再次審批貸款人的資質,如果負載過高,就可能拒貸。這種方式主要用來檢驗貸款人還款能力,但并是不每個人都有能力一次性償還資金,于是,“過橋”業(yè)務應運而生。

百度詞條對“過橋”的解釋是:該貸款又稱搭橋貸款,是指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項目之后,本身由于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,于是找金融機構B商量,讓它幫忙發(fā)放資金,等A金融機構資金到位后,B則退出。這筆貸款對于B來說,就是所謂的過橋貸款,過橋貸款是銀行和企業(yè)間的借貸行為。

聽起來過橋貸款就如及時雨,但它不應該成為“救火”的標配。作為一種用來周轉的短期資金,通過過橋資金與長期資金對接,用于彌補借款人短時間內的資金缺口,這項業(yè)務如果做得好可以三贏;如果做不好,后果不堪設想。

什么意思?以《人民的名義》為例:

大風廠這家民營服裝廠是經國企改制而來,出于經營的資金鏈需求,該公司每年都會向當?shù)爻巧绦匈J款,因此形成了舊貸還新貸的局面。但根據流程,新貸的批復需要時間,所以“過橋貸款”就來了,大風廠向山水集團借了5000萬過橋貸款,用于償還原先銀行的貸款,并以大風集團的股權作為質押。這一過橋貸款日息4‰,使用6天,總利息120萬,在不算利滾利的情況下,年化率就是146%。至此,隨著劇情需要,大風廠的銀行貸款被拒絕,于是山水集團的過橋貸款無法償還,員工股權被迫轉讓。

一位業(yè)內人士說過,過橋貸款有三“小”:

1、貸款期限越短承負利率越高;

2、資產規(guī)模越小的企業(yè)承負的利率越高;

3、貸款金額越小承負的利率越高。

再舉個例子:

李磊開了一家奢侈品公司,為了囤貨,他向銀行貸款600萬,到期由于資金緊張周轉不開,他又向另外一家銀行申請貸款,而銀行貸款需要一定時間審批,于是李磊跟好朋友韓梅梅所在的擔保借了600萬過橋,因為不確定銀行批復下來時間,他們規(guī)定:用4天,日息6‰;用7天,日息4‰。韓梅梅念在好朋友的情誼上,當然還有看中了過橋貸款的高額利息,于是欣然同意這筆過橋貸款,解決了李磊的燃眉之急,新的銀行打款批復4天下來,李磊連本帶息一共償還韓梅梅614.4萬元,利息14.4萬。

由此看出,過橋貸款期限短、收益高。有人指出,銀行貸后審查的成本沒降下來,企業(yè)仍然要通過先還清貸款來證明其繼續(xù)承債的能力。一旦企業(yè)無法先行償還貸款,只能選擇展期,而這會讓企業(yè)背上征信記不良記錄,后續(xù)想進一步融資就更難。

總結起來,過橋風險高,各方需謹慎。